125%关税压顶!安克打响出海保卫战

由特朗普掀起的关税大战,进入了“彻底疯狂”阶段。
上周加征34%对等关税的风波尚未平息,新的风暴已然来袭。美东时间4月7日,特朗普放言美若中国不取消关税反制措施,则美国将对中国产品进一步征收50%的额外关税。
而这一消息仅仅过去不到24小时,美国官员便对外宣布:自美东时间4月9日起,将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4%的关税。
随着中方继续采取强制反制态度,特朗普很快又于当地时间4月9日进行加码,将加征的关税提高至125%。
祸不单行的是,T86政策也迎来了再度升级。当地时间5月2日开始,800美金以下的小额需缴纳其价值90%或每件75美元的关税,6月1日后则进一步提高到每件150美元。
两套关税乱拳齐发之下,全球贸易秩序正陷入前所未有的的紊乱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出海企业打响了生存保卫战。
沉重的税负压顶之下,面对出口成本的大幅飙涨以及盈利阵地的丢失,从价格端突围成为了很多出海企业的一大共识。但涨价看似容易,实则中间环环相扣,真正实施起来却需要一定的“勇气”,头部企业与中小卖家之间亦有参差。
事实上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涨价这条道路远没有想象中好走。
从调价空间来看,最为头疼的无疑是主营B2B模式的外贸工厂。工厂卖家本身主打依靠低成本供应链走量的模式,议价话语权的缺失导致可供调度的价格区间相对较低,盈利能力本就多方承压。
品牌方舟了解到,受关税危机影响,现阶段不少外贸工厂面临着订单交易中断、出口成本激增的双重压力。自年初美国宣布加征20%的关税开始,部分工厂的利润便已捉襟见肘,随着关税大战愈演愈烈,突破100%大关,已有外贸工厂被迫进入停摆状态。
而之于C端传统贸易商而言,采取的头程物流方式多以双清包税为主,再加上平台自身的物流服务体系护航,短期内受到关税影响相对而言会小一点,调价自由度也更高。
但真正令卖家们感到担忧的,是波诡云谲的关税大战之下,美国经济动荡的风险正不断加剧,很可能进一步挫伤C端消费的基本盘。一旦消费市场持续疲软,那么紧随而至的便是需求萎靡、订单跳水、供给过剩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而这才是很多出海零售企业的真正致命打击。
在这样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下,很多中小企业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不涨价,利润率被关税成本不断蚕食,叠加可能继续升级的高额税负风险,长久以往无异于做亏本生意;涨价,如若美国消费者消费信心大幅下降,市场需求萎靡,那么在价格端失去竞争力的话短期内很可能将导致产品排名下降、流量承压,销量也将因此受到影响。
“大家都怕自己涨价了,销量受影响,这么多年努力白费了。不涨价,利润空间降低,关税再涨几波,也不用干了。”
据一部分亚马逊卖家反馈,由于涨价存在的未知风险性,目前很多卖家都处于摇摆不定的观望状态。在平台的一些内卷最为激烈的类目,很多头部价格仍不动如山,甚至有listing出现价格不增反降的情况。
涨,还是不涨,这是一个问题。而问题的关键便在于,很多中小企业缺乏支撑的底牌。
长期以来,价格竞争力一直是中国卖家掘金海外市场最为有力的杀手锏之一。依靠高性价比优势,中国产品得到了海外消费者的广泛青睐。
不过价格固然是影响消费者决策关键因素,但并不具备唯一性。而不少卖家致力于钻极致性价比的牛角尖,也仅仅只有价格这一拿得出的底牌。
因此如果连价格这唯一竞争力都失去的话,还能靠什么被市场选择呢?
相较于很多中小企业的进退两难,头部大卖们则显得要游刃有余许多。
新一轮关税重锤落地后,跑在前沿的出海大卖们率先启动了调价防御机制。品牌方舟了解到,目前巨星科技、致欧科技、涛涛车业等多家大卖均已就关税影响陆续作出公开表态。
巨星科技:OBM产品累积税负高达79%,预计通过涨价手段消化关税
致欧科技:以整体提价策略应对短期成本冲击,同时加速欧洲本土市场及新兴市场布局,拓展高货值新品类
涛涛车业:产品提价、加快海外产能扩建、扩展全球供应链、开拓新销售渠道等
整体来看,上述大卖的美国市场收入都占据较大的比重,如巨星科技在美营收占比便高达65%。为此面对来势汹汹的关税风暴,大卖们火速挥舞涨价这一武器来抵御突如其来的盈利承压危机。
但不难发现,涨价并非唯一的应对之策,头部玩家们心照不宣地意识到这条路径的短期性,因而同时兼顾着从市场端、渠道端以及供应链端寻找破局的突破口。
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下,考验的不仅仅是出海企业的短期应变能力,更重要的是长期的韧性与敏捷性。
“关税是短期过路费,产品才是长期通行证。”即便是作为龙头企业的安克,也做好了打响生存保卫战的准备。
随着关税风暴的持续升级,安克紧急成立了跨部门项目组,持续跟进政策与市场动向、联动前后端制定对策。
安克所处的消费电子行业,无疑是关税大战之下的重灾区。而从市场端来看,安克接近一半的收入都来自于美国市场。
不过安克自身定位中高端市场,品牌溢价能力较强,而这也使得其面对复杂政策风险时拥有夯实的抗压能力。在过去几年,安克旗下部分品类便多次经历关税波动,但整体而言影响不高。如今面对水涨船高的出口税率,安克测算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预计主动提价15%上下可对冲关税影响。
可以看到,关税及政策调整将对行业利润产生的阶段性挤压,安克同样无法独善其身,但长期积累构建的“战略缓冲垫”,使得其得以在危机来临之际具备更强经营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但将目光放长远,关税的反复性仍会带来诸多不可预估的风险。而深刻意识到这一点的安克,当然不会仅依靠从价格端突围,而是打造产品创新、品牌心智建设、全球化柔性供应链三张底牌。
具体而言,一是通过持续研发和机制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品牌议价权并保障市场优势地位;二是持续开展全链条降本增效,对供应链进行垂直整合;三则积极探索新兴市场增量,分散区域政策风险。
短期来看,头部出海企业凭借在产品、渠道、及供应链等多方积累的综合竞争力,拥有相比中小企业更强的弹性应对能力;但长期而言,在中美贸易摩擦趋于白热化的大环境下,无论是中小卖家还是头部玩家都需要做好长久作战的准备,先活下去,再沉下心来构筑可持续性的生存壁垒。
谁手中的底牌更多,谁便能留在牌桌上更久。
风云莫测的国际局势下,出海人的命运犹如蜉蝣寄生于天地,身不由己地行驶在大雾弥漫的海上。
现阶段,中美之间的博弈依然在持续升级,关税上涨更是成为一种日更戏码。在这样紧张的氛围下,难免有人会产生悲观情绪:出海,还是一种必然吗?
在品牌方舟看来,即便关税壁垒横亘于太平洋两岸,经济全球化依旧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当前的周期里,出海是中国企业的必要战略选择。
只不过随着关税大战的愈演愈烈,海上的风浪更大了,游戏规则正在风雨飘摇中经历打破与重构。
出海的机遇仍在,只是路变窄了。过去成本为王、低价走量的粗放玩法将会被肃清,而追求短期生意,缺乏护城河的出海企业则会被挤到生死边缘。靠成本优势和低价模式厮杀的时代,或许将真正迎来末尾。
出海的风向变了,中国企业的思路也需要及时适应性进化,抓住正确的生存密码。
可以预见的是,游戏规则正由价格主导转向价值主导。为此对于企业而言,破局的关键在于摆脱低成本依赖,围绕渠道、技术、品牌及供应链打造全球化竞争力。
从渠道端来看,家具、纺织、消费电子在美收入比重较高的行业,企业正加速“去美国化”以及市场迁徙,到东欧、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解锁新增量,以多元化的渠道布局分散关税风险。
在供应链层面,美国对全球供应链的“无差别打击”,正倒逼出海企业重构供应链体系,通过全链路垂直整合、区域化布局以及本土化深耕,规避关税壁垒并满足多变规则冲突下的合规化要求。
当然在这场硬仗之中,中国企业最为核心的抗争武器,还是在于品牌化。面对巨额税负,越来越多企业纷纷跳脱低价竞争陷阱,通过技术力与创新力提升产品附加值,挖掘关税成本重压中溢价空间。品牌既是关税危机之下的止血工具,更是复杂国际环境下实现可持续性增长的必由之路。
中美关税大战的本质在于全球价值链主导权之争,既全球贸易规则加速洗牌,也于无形之中形成了一场大型筛选测试。未来,在渠道、技术、供应链等层面构筑多维竞争力,高筑品牌全球化壁垒,拥有长期韧性与敏捷性的出海企业,方能穿越周期,逆势突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