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2年GMV破20亿!智能家电品牌追觅科技如何致胜海外?
在国内,有这么一家新锐国货品牌,仅创立两年便选择踏上出海之路,成绩斐然:
出海第一年品牌销售额就超过5亿,2020年销售额超20亿,2021年更是一路高歌猛进,上半年同比增长超100%,接近2020年全年水平。
这就是本期主人公,追觅科技。
2021年追觅科技曾拿下36亿C轮融资,该轮融资为智能硬件行业最大单笔融资。
创立于 2017年的追觅科技,总部位于苏州,是一家有极客基因的创新科技公司,也是全球技术领先的智能家电制造商。
品牌方舟了解到,2021年6月,追觅无线吸尘器登顶欧洲速卖通300欧元以上吸尘器品类销量第一,其中在法国区域,追觅无线吸尘器T30在今年8月和9月蝉联登顶亚马逊400欧元价位段吸尘器畅销榜第一名。
追觅扫地机器人D9横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亚马逊榜单,成为200-300欧元价位段扫地机畅销榜第一名。
此外,2021年上半年,追觅无线吸尘器在德国市场出货量是2020年全年出货量的3倍,荣获中国出海吸尘器销量第一名。
目前,追觅科技旗下产品已经覆盖了全球100余个国家或地区。
曾有权威人士分析:未来中国品牌出海的方向,正是以追觅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品牌。
这样的出海既有强品牌属性,又以强产品力为依托,尤其是以科技力为核心的硬实力为依托,是近30年来中国品牌动力十分强劲、各方面属性相对平衡的一次出海。
品牌方舟认为,追觅科技的成功出海,与三个方面密不可分: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对用户产品体验的追求、因地制宜的本土化操作。
本篇文章,将从这三个角度出发,与你一起探寻追觅科技成功出海的秘诀。
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
即使是后来拥有如此亮眼成绩的追觅科技,在第一次出海时,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难题。
即使是后来拥有如此亮眼成绩的追觅科技,在第一次出海时,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难题。
2019年春节后,追觅的第一批吸尘器开始发往韩国与欧洲市场。
作为在海外没有知名度的产品,追觅与海外经销商谈判的重点,落在了定价上——海外经销商采取压价策略,希望能够拿到“物美价廉”的产品。
但是,“中国制造”早已不是像以前那样,单凭低廉的价格打开市场,产品背后的核心技术,成为了海外市场更为看中的因素。
当时的追觅科技海外销售负责人单宽说:
“产品的品质、设计及技术上面,都可以保证在业内都是头部的。这一点是我们出海成功非常核心的原因。”
(图片来源:凤凰新闻)
最后,单宽用产品数据说服了海外经销商,以中高端的价位打入海外市场。几个月后,这些曾经毫无名气的产品,成为了当地的“爆款商品”。
当时追觅科技的产品有多厉害?
从方案确定到推进,短短四五个月内,追觅研发的第一款无刷电机问世,空气效率达到惊人的55%,是当时整个行业内转化效率最高的,而竞争对手的大部分都在50%左右。
(图片来源:凤凰新闻)
在2019年11月11日,追觅启动“探月计划”,研发15万转的电机。而当时,全球最高的转数在12.5万转,中国厂家以8万转为主流。
研发15万转的电机,在当时业内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图片来源:凤凰新闻)
然而,所有质疑的声音,都在不久后烟消云散,搭载15万转高速马达的追觅V12,一度被誉为一款具有革命意义的产品。
追觅在产品技术领域取得的成果,与其对研发团队的重视有着密切关系。
据了解,在追觅科技近2000名员工中,研发人员人数占比超过了70%,每年研发投入高达12%。其中上海研发中心的科研团队以包含原神舟六号项目组专家在内的清华大学研发团队为主,汇集了国内985、211大学顶尖人才。
科技人才的储备和对研发的高度重视,奠定了追觅科技追求极致、不断突破的极客基因,这也是追觅科技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如今,追觅在高速数字马达、流体力学、机器人控制及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等方面积累了一系列产品专利,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截至2022年2月,追觅科技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达213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多达722件,PCT申请134件,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116件。
追觅不断刷新行业记录,也凭借过硬的技术彻底站稳了脚跟,踏出了出海坚实的第一步。
对用户产品体验的追求
如果说追觅的第一个竞争壁垒是极致的产品技术,那么,第二大竞争壁垒,就是其对用户产品体验的追求。
“追觅是基于场景发现用户需求,从而做产品升级的。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自然就能提升用户产品体验,第二个竞争壁垒也就竖起来了。”追觅海外市场营销负责人王恺解释道。
在进入市场之前,追觅基于“满足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的原则做过调研,结果发现清洁市场符合需求未被满足,百亿市场规模,且处于增长趋势,于是有了追觅吸尘器产品。
追觅 CEO 俞浩曾接受采访时说:
“我发现自己以前不懂市场,不知道消费者真正要什么,所做的东西都是面向评奖的东西。但后来几年开始慢慢感知到环境变化,觉得最重要的是做接地气的、有市场的东西——这是最重要的转变。所以说,在后来创业的时候就基本明确了两个方面:一个是要找到真实的用户需求,防止自嗨的需求;二是要适合自己。”
很多初创公司,都容易犯一个错误——自嗨。没有充分的调研,没有充足的用户数据,没有用户思维,觉得自己做出来的产品完美无缺,却忘记了真正替产品买单的人——是用户。
只有坚持产品的实用性,满足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才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基础。
在《用户思维+》这本书里提到:“用户并不关心你是谁,能做什么,他们只关心自己看起来怎么样。他们不会真的因为喜欢产品而说他们喜欢这个产品。他们说喜欢这个产品,其实是因为他们喜欢自己。而某款产品之所以能够成功,也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它成就了用户(make users awesome)。”
纵览追觅的相关产品,品牌方舟发现,它们体现出了“科技与温度”完美结合的产品理念。
比如,追觅发现用户往往不愿意在吹头发的时候等待太久,于是,它便把3万转的马达放进吹风机里,将普通10分钟才能吹干的头发,缩短至3分钟,在提升产品效能的同时,也洞察出大部分用户省时、便捷、“懒惰”的特性。
抓住用户需求后,再在产品性能上下功夫,让用户感觉到吹头发不再是件麻烦事儿,从而让他们喜欢上“高效”的自己,并自发地推荐产品。
另外,为了满足用户对产品外观的追求,追觅在保持实用性的基础上,还不断在设计上追求美感。
2021年,追觅扫地机器人L10 Pro荣获素有“国际工业设计奥斯卡”之称的红点设计奖。德国红点设计大奖是国际著名的工业设计奖项评选之一,与德国“IF奖”、美国“IDEA奖”并称为世界三大设计奖,是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设计奖项之一。
技术是冰冷的,但人的感情却是鲜活的。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如何把产品打磨的更好。
而用户产品体验的提升,则是让追觅做好选择题,基于对用户的理解与洞察,选择打磨哪些需求。
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才能做出让用户为之疯狂的产品。
因地制宜的本土化操作
以追觅海外版吸尘器研发为例,通过“百事通”团队了解到,欧美家庭环境地毯较多,亚太地区硬质地面较多,而日韩地区用户习惯席地而坐,对地面清洁度的要求更高。
针对以上调研结果,追觅在原来吸尘器的基础上采取了“一市一样”的策略。
欧美地区地毯多,就在每个吸尘器上配备了V字型防缠绕的地毯刷;亚太地区面板硬,采用更密集的短绒加强清扫力度;日韩席地而坐的高度清洁要求,使用清洁力更强的软刷来解决。
通过事先调研海外市场用户的生活习惯,实现了反向定制产品需求,追觅频频俘获海外消费者的心。
王恺提出,“海外营销能力,本质上考验的是本地化的营销能力,包括品牌怎么去和本地消费者沟通,以及财务支付、仓储物流、售后服务等体系的搭建。”
在他看来,海外媒体是品牌出海过程中快速接触到本地消费者并与其进行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很多中国跨境卖家不善于和海外媒体打交道,这样就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人家越不了解你就越不可能购买你的产品。其实是应该主动和海外媒体去交朋友的。”
由于追觅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科技属性,因此追觅的营销团队很关注与科技类媒体的关系。王恺介绍道:“我们会联合一些科技媒体做产品评测。媒体公关、KOL评测等方式实际上是对产品的深度营销。”
科技类、生活类、财经类、时政资讯类的媒体大多数在其专业领域消费者眼中是具有权威性的,因此新的品牌、新的产品进到市场的时候,有这些垂直媒体的报道、测评,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实是有很强的背书感。
另外,一些垂类媒体也在做线上转型和数字营销,在TikTok、Facebook等社交媒体平台中打造自己的内容生态,从而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关注某一领域的粉丝,品牌可以利用这些垂类媒体快速打开用户圈层。
通过因地制宜的本土化策略,加上借助海外垂类媒体的背书感,也让追觅的出海之路更加顺畅。
谈起追觅下一步的规划,追觅CEO俞浩说:
追觅未来规划包含几个阶段——3 年做到 100 亿;5 年做到 400 亿;10 年做 2000 亿。我们会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
“3 年 100 亿”意味着我们要连续冲锋,要像亚马逊、苹果那样具备进化的基因,这也是未来 2-3 年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5 年 400 亿”是从中国市场到全球市场的一个重要过程,这个过程不是铺货出海,而是品牌出海,因为中国企业已经同时掌握了 5 个能力:正向研发、核心技术、供应链、销售和品牌能力。
“10 年 2000 亿”是希望追觅未来成为一个时代性的企业。我们现在已经将自己定位成一个不 断进行尝试的科技企业,所以在研发上投入了很多费用。
未来追觅将如何带给我们更多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