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畊宏“直播健身”爆火,智能健身赛道或成出海新出路?
近日,热爱健身的演员刘畊宏凭借与妻子一起“直播健身”在抖音迅速走红,网上掀起了一股居家健身风潮。
4月21日,刘畊宏和妻子一起跳操健身的直播吸引了3500万人次观看,单场直播最高实时在线人数突破410万。
截至4月26日11时,刘畊宏抖音粉丝总数达4735万人,相关直播话题播放量达数亿次,多次登上平台热搜。
直播中,刘畊宏与妻子亲自示范每个动作,通过实时的互动感,嘴里不断说着“循序渐进、坚持”,刘畊宏用他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感染了屏幕前的人,引发了全网争做“刘畊宏女孩、刘畊宏男孩”的热潮。
放在以前,我们很难想象,健身运动还可以通过手机直播的形式,带动全民运动的潮流。
其实,“直播健身”恰好解决了传统健身难以坚持的痛点——没有陪伴、互动,难以坚持,动作枯燥等等。
刘畊宏及健身直播的火爆全网,让我们看到,线上健身其实大有可为,也激发了智能健身这一赛道的市场潜力。
品牌方舟获悉,2021年线上健身市场规模3697亿元,预计到2026年规模将达8965亿元,2021-2026年复合增速达26%。
根据Fastdata极数发布的《2021年中国运动健身行业报告》,家庭健身已经成为重要的运动场景,家庭智能健身设备的消费支出,同比增速达到32.9%。
纵观当前智能运动健身参与者,其中有两大类吸引了品牌方舟的注意:
一类是以Keep为主的互联网运动科技企业,从线上平台扩展至健身硬件领域;
一类是以FITURE为代表,通过智能健身硬件切入市场,深入家庭生活场景。
本篇文章,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智能健身赛道,一探究竟。
尚未盈利的Keep
相比刘畊宏的火热,“国内唯一互联网健身独角兽Keep”则显得黯淡不少,其还处于尚未盈利的阶段。
据了解,Keep成立于2014年9月,2015年上线App,致力于打破传统线下健身房的桎梏,为用户提供健身教学、跑步、骑行、交友及健身饮食指导、装备购买等一站式运动解决方案。
自诞生之初,Keep便得到了多方资本的关注,成立近8年,融资9轮,累计获得融资金额约6.48亿美元,资本方甚是豪华,包括软银、腾讯、高瓴、高盛、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等,在第F轮融资后,估值提到20亿美元,掀起一波“线上健身风暴”。
(数据来源:企查查,数据更新至2021年1月)
资本市场的火热,给其用户增长带来了明显的助力——突破100万用户,Keep只用了105天;1000万用户不过花了289天;1亿用户则花了921天。
2022年2月25日晚间,Keep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运动科技第一股”。
从财务数据来看,Keep的营业收入逐年增加,但与此同时,净利润却年年亏损。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Keep营业收入分别为6.63亿元、11.07亿元、11.59亿元。尽管收入增长较快,但增速有所放缓。2021年前三个季度,Keep营收同比增长41.3%,低于2020年近67%的营收同比增速。
另外,Keep2019年的销售及营销费用为2.96亿元,占总收入的44.6%;进入2021年,Keep的销售及营销费用激增,截至2021年9月底,其销售及营销费用为8.18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高达70.6%。
从数据来看,成立近8年尚未盈利,究其原因,主要是Keep高获客成本影响了盈利能力,且陷入了“烧钱—增长—烧钱—增长”的“魔咒”。
一位自称keep的前员工曾在2019年keep裁员大潮时,用一篇名为《Keep的困顿与终局》的文章,指出“Keep的核心矛盾在于业务增长瓶颈和变现渠道的模糊不清。”
出海方面,在18年初,健身App Keep正式推出海外版,上线Google Play和AppStore。
Keep创始人王宁曾透露,“我们除了影响中国的用户之外,去年年初上线的海外产品通过17种语言,分发到全球超过180个国家,几乎遍布了全球每一个角落,到现在Keep的海外用户已经突破1000万。”
说起海外市场,就不得不提到素有“美国版Keep”之称的线上健身平台Peloton。
Peloton成立于2011年,开创了“智能硬件+优质内容+用户订阅”的模式,一度被认为是可行的模式。
但在后疫情时代,Peloton在美国疫情政策放宽、实体健身场所恢复开放后,出现业绩增长显著放缓,市值缩水400亿美元,近期公司开启全球裁员,处于“卖身”边缘。
由于Keep与其商业模式相似,一些投资人担心,这一幕恐在国内市场重复上演。
因此,无论是Keep还是Peloton,依然需要多方摸索,尽快找到盈利模式。
身处“百镜大战”的FIture
说起智能健身赛道,新晋独角兽“Fiture魔镜”吸引了品牌方舟的注意。
成立于2019年3月的Fiture,不到2年时间,FITURE先后快速完成了4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近4亿美元,红杉中国、腾讯投资、全明星投资、Coatue等十余家国内外投资机构均出现在投资人名单上。
2021年4月,在完成B轮3亿美元融资后,FITURE估值一度达到15亿美元,并在天猫、京东等平台保持着智能健身镜品类销量领先,这也让它成为智能健身赛道上跑得最快的新晋独角兽企业。
2021年双11期间,其在天猫、京东成交量同比增长1525%,环比618增长287%,荣获天猫和京东平台智能健身镜类目成交量成交额双冠。
Fiture作为家庭科技健身品牌、智能健身镜提供商,专注于打造集“硬件+技术(AI)+内容+服务”的方式,全链条创造家用高端健身体验。
谈起Peloton的困局,Fiture合伙人说,“所有运动健身公司要吸取Peloton的教训,理性判断市场需求、用户需求;将产品力放在第一位,想清楚产品解决的用户痛点。”
对于Fiture来说,智能健身镜的家庭使用场景,与人们当前的“家庭健身”的需求相契合,且其搭载的人工智能技术也能为用户提供实时的动作指导和反馈,解决居家健身场景缺乏科学、专业指导的痛点问题。
除了强大的智能技术和丰富多样的内容做基石,在Fiture联合创始人付强看来,FITURE 魔镜的成功更离不开“有人情味”的交互体验。
在Fiture,用户们可以享有一对一的专属健康顾问服务,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给出详细的解答,为会员量身定制推荐健身教练和健身课程,帮助会员摆脱盲目,让新手入门不再困难,让运动达人也能更明确地突破自我。
“我们认为教练的存在不仅是纠正动作,更有情感上的陪伴。”付强说。
然而,在fiture成功带火智能健身赛道后,咕咚、乐刻、亿健、YUPP、万达康等品牌的数十个产品陆续问世,并在21年618期间迎来了爆发,在电商渠道的整体销量实现了数倍增长。
与此同时,Fiture也在积极准备出海,欲在未来与Mirror、Tonal、Tempo、VAHA这些同类产品PK一番。一时间,智能健身赛道进入“百镜大战”。
在不少从业者看来,部分厂商忽略了智能健身对内容专业性、定制性的要求,一味突出硬件和技术功能其实是本末倒置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产品最终只能从居家健身沦为在家吃灰的原因。
FITURE的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张远声表示,课程内容的水准将是智能健身镜赢得用户认可的关键,毕竟健身本质上依然是一种内容服务。
不难预见,在“百镜大战”白热化的新阶段,内容体验或许将会成为角逐胜负的关键。
品牌方舟发现,在智能健身赛道,还有一位成立不到2年的“新人”——SPEEDIANCE速境。
官方资料显示,速境创立于2020年7月,是以智能硬件为基础、内容运营为核心、力量训练为重点的智能家庭健身品牌。用科学有趣的健身理念,激发人们良好的运动习惯,为居家运动场景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目标是促进运动健身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更多人日常的有机部分。
速境发现,人们在追求健康、保持运动的同时,有两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一是时间的宝贵性,线下健身房需要通勤时间,二是训练时需要及时反馈。
基于这样的洞察,一个深得人心的「居家健身房」,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个是心血来潮时撸起袖子就开练,不给脑中浮现「去与不去健身房」的纠结想法;
二是能进行数字化力量训练,毕竟房子空间有限,避免放置一堆杠铃片;
三是能自动记录每一次力量进阶,又能以具体数字的形式清晰动态呈现,训练完毕实时反馈。
速境通过居家运动和力量训练健身器材的「跨界合作」,不仅颠覆传统运动健身器材,更是产品与设计的完美融合。
在疫情助推下,SPEEDIANCE速境这类智能健身品牌能进一步满足用户碎片时间进行个性化训练的需求,从而快速发展,直至被资本所关注。
近期,SPEEDIANCE速境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融资总额超千万人民币,由峰瑞资本领投,惟一资本等跟投,黑曜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量产、市场拓展和人才吸引。
2021年底,其首款产品亮相海外众筹平台Kickstarter,平均售价2100美元,众筹金额近60万美金,成为该平台唯一的数字化力量健身产品。
(仅24小时就在Kickstarter获得百万众筹)
(满满好评与期待)
区别于使用物理重量的传统健身产品,速境推出的家庭健身产品通过直驱电机实现数字重量,团队在驱动电路设计和算法控制方面已掌握核心技术,这是其未来持续迭代产品的重要基础。
谈及渠道策略,创始人刘韬表示,“国内与海外同步走”。海外以 DTC和代理商模式为主,国内则重点布局天猫等主流电商平台以及一些社交平台。“我们的第一批用户瞄准对新事物接受度较高的男性,这样品牌做口碑传播也相对容易些。”
智能健身出海,路在何方?
品牌方舟获悉,2021年中国线上健身市场占中国整体健身市场的47.0%,预计2026年将占60.6%。总体来看,这还是个广袤的蓝海市场。
然而,无论是烧钱换增长的keep、还是遭遇“百镜齐发”的Fiture,以及初生牛犊速境,这个赛道都还没有出现真正的王者。
其实智能健身在全球范围诞生已久,若以Peloton问世为准,这条赛道已经经历过近10年的发展了。
据不完全统计,海外市场已形成了包括Peloton、Echelon、Hydrow为代表的智能跑步机\划船机\动感单车为代表的派系,和以Mirror、Tonal、Tempo、VAHA为代表的智能健身镜派系,整个市场的年销售额约合百亿人民币。
智能健身不仅已吸引了红杉、DST、软银、L Catterton等全球顶级资本,更令泰森、莎拉波娃、小威廉姆斯、詹姆斯、库里、诺伊尔等体育明星趋之如鹜。
健身本质上是“反人性”的活动,需要克服惰性才能产生结果。居家健身中,场景改变,本质上跟健身馆并无差别,依旧需要消费者自身的坚持,用户需要在高频次、即时互动反馈中,才有利于培养健身习惯。
作为一个长期的事业,居家健身无疑将具有更有想象力的稳定增长空间。
入局者一定要考虑清楚消费者真正的需求,产品价值、品牌故事一定要讲的更好,才能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
究竟哪个品牌会在这场混战中胜出,未来智能健身赛道的格局将由谁改写,都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