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电商不想卷低价了

作为叱咤国际市场的出海四小龙之一,TikTok或许是最命运多舛的一个。
自去年四月拜登拍板一纸禁令以来,TikTok在美国数度处于生死边缘。时至2025年,重返白宫后的特朗普火急火燎地宣布推迟禁令施行时间,但对于TikTok而言,这更像是一种“死缓”。特朗普看似“力挺”背后,实际上真正的原因在于盯上了TikTok这块肥肉的归属权。
如今,距离禁令再度实行已进入最后的三天倒计时。近段时间来,多次有消息称特朗普正与潜在买家针对收购TikTok一事进行谈判。就在上周,特朗普甚至放言愿意以降低对华关税作为推动字节跳动出售TikTok的筹码。
上任至今,特朗普一套迅猛的关税铁拳当头袭来,而电商业务一向主打高性价比模式的TikTok,也在所难免地遭到扫射。禁令危机与关税重压的前后夹击,再加上特朗普试图打起靠降税倒逼字节妥协的如意算盘,TikTok的命运变得越发扑朔迷离了起来。
四面楚歌之下,TikTok选择主动变阵,继续瞄准电商业务筑高抵御危机的壁垒。
特朗普接连挥舞的关税大棒,使得国际贸易环境愈发变幻莫测了起来。而出海四小龙作为各国贸易保护主义之下的重点“关照”对象,自然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监管压力。
早已嗅到危险气息的Temu,选择于近期开始大迁徙,加速推动全托管到半托管的全面转型。与此同时坐不住的还有TikTok——紧随Temu的变阵步伐,推出了全新的品牌托管模式。
据了解,该模式主要基于原有全托管模式进行升级,赋予商家更多的运营自主权。相关数据显示,首批参与品牌托管模式测试的美区卖家平均客单价提升了40%,退货率则降低了15~25%。
目前,品牌托管模式主要瞄准的招募对象具体可以分为跨境卖家和国内头部电商卖家两大类:
跨境卖家:亚马逊、独立站、SHEIN、Temu等平台的卖家,需具备一定的年流水规模,展现出良好的运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国内头部电商卖家: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的优质卖家,同样需要满足年流水要求。
除了入驻门槛较高以外,类目方面也具备一定局限性,现阶段仅面向男装、女装、运动户外、内衣、鞋靴、箱包六大热门类目定向招商。
官方资料显示,品牌全托管模式的核心在于,平台承包物流、仓储、售后等基础服务,商家则在定价、营销、内容运营等方面享有更灵活的经营空间,以此专注于品牌心智的打造。
在此之前,TikTok电商的商业模式主要分为自运营(POP)和全托管两大类型。前者锚定瞄准拥有成熟运营经验和内容营销能力的商家,后者则旨在吸引具备强供应链优势的中小卖家。
而如今新推出的品牌托管模式,更像是二者优势的整合。既继承了全托管简化商家运营流程的特色,又将舞台交给了聚焦品牌高端路线的优质卖家。
与全托管相比,品牌托管模式具体作出了哪些升级呢?这实际上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
一是利润空间更广阔。一方面,品牌托管采用了0佣金、0保证金以及0仓储费模式,最大限度降低卖家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品牌托管商家拥有自主定价权,能够根据品牌定位、产品成本和市场策略灵活调整价格,实现品牌价值和利润最大化。
二是品牌溢价能力的提升。全托管模式门槛相对较低,招商对象多以具备供应优势的卖家和资源有限的新手为主,普遍瞄准的中低端市场,核心客单价区间集中10-20美金区间,更适合走量销售。而品牌托管则锚定中高端市场,客单价可达20-60美金,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追求,品牌的成长上限更高。
三是利于品牌心智沉淀。品牌托管模式开放了商品详情页编辑、店铺装修和品牌账号运营三大基础运营能力,卖家可以通过品牌视觉升级以及产品理念的输出,塑造完整的品牌故事,潜移默化地培养用户心智。
简单来说,在品牌托管模式的语境下,平台负责解放生产力并提供品牌生长的温床,而TikTok商家则可以放心把后背交给平台,通过内容生态打造差异化竞争壁垒并跳出低价内卷的怪圈,追求品牌化升级的长期主义路线。
2025年的北美电商市场随着特朗普归来而变数丛生。一边对华加征20%的关税,一边取消小额豁免政策。一套迅猛的关税组合拳之下,属于跨境小包的红利时代似乎正逐渐远去。
过去一年,低价内卷成为跨境电商行业的年度关键词。从出海四小龙到亚马逊,无不将性价比作为博弈的核心,卷价格、卷服务、卷供应链无所不用其极。
但现如今,游戏规则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平台们逐渐意识到,那套流量至上的打法逻辑越来越力不从心。为此,践行品牌长期主义成为了新的角力焦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TikTok Shop品牌托管模式无疑是应对市场环境变化而生的一种新解法。
TikTok电商业务开始于2021年,最初主要聚焦内容电商维度,商家经营模式也以自运营为主。在这个阶段,TikTok电商尚处于早期探索阶段,打法逻辑基本依靠TikTok本身的内容生态和流量玩法。
但随着内容电商增长逐渐放缓,TikTok意识到海外用户习惯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进一步扩大平台业务体量,有必要拓展电商生态边界。为此TikTok在2023年2月推出了货架电商模式,借力传统电商打法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为了加速货架电商生态的搭建,TikTok Shop全托管模式于同年应运而生。如果说短视频带货、直播带货这样的新型兴趣电商模式帮助TikTok Shop承接了内容生态的流量,那么全托管模式则帮助TikTok Shop通过与传统电商接壤,触达了更多元化的消费者。
在全托管模式下,TikTok Shop吸引了大批具有稳定供应链能力的中小卖家,从而丰富SKU种类并扩充平台体量,打造更完善的电商体系。但随着蛋糕越做越大、商业模式日趋成熟化,TikTok Shop迎来了新的难题。
一方面,全托管模式下商家主打高性价比策略,普遍以低价走量为主。商家没有定价权的情况下,核心客单价区间基本在10-20美金。由此也导致品牌低价、白牌商品泛滥,质量良莠不齐。再加上为了吸引更多卖家进场,平台提供了免佣金、高额补贴等福利,这样烧钱换增长的方式导致自身的利润空间也遭到挤压。
另一方面,全托管模式主要面向工厂型、工贸一体型商家和贸易商,更多追求的是供应链的数量;而小店模式下卖家虽然享有更多运营自主权,但商家运营能力参差不齐,跟不上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此境况下,TikTok Shop也开始走上了亚马逊的老路:拥抱品牌化,对商家进行筛选淘汰。
随着外部市场环境愈发变幻莫测,TikTok的电商的步伐开始慢下来,比起追求短期的增长红利,更渴望于提升品牌价值,打造长期的竞争壁垒。
为此,TikTok Shop借助品牌托管模式吸引优质的品牌型商家和投放型玩家。而相较于全托管模式和小店模式,品牌托管集二者之长又补二者之短,可供施展的舞台也更为广阔。
卖家之间的博弈点不仅仅在于拼产品、拼效率、拼服务,更在于拼价值——通过内容生态建立用户心智,沉淀长期的品牌心智。
正如其跨境电商副总裁在商家大会上所言,TikTok Shop有非常多可以成为国际化品牌的商品,但在用户心里,还没有把它作为品牌认知。为此2025年平台的核心方向是品牌化发展,而内容资产的沉淀速度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基于此,TikTok Shop总结出一套“PEAKS 出海经营方法论”:高品质商品、商家内容加速、营销放大、达人内容放量、以及用户体验提升。
而品牌托管模式的推出,与这套理论不谋而合,共同指向了TikTok Shop走向精细化运营,搭建“内容+品牌”电商生态的野心。
尽管出海四小龙在商家运营模式上存在诸多相似性,但各自的核心优势却不相同。Temu比拼的是极致性价比,SHEIN则依托小单快反的柔性供应链模式,速卖通更多的是卷服务,打造高效便捷的支付与物流体系。而TikTok的优势则在于内容生态积累的流量。
不过在跨境电商下半场,低价策略的可持续性有限,流量短期主义也正在被行业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品牌长期主义思维。为此始于流量的TikTok开始积极转型,选择搭建一个从内容到电商的完整品牌生态闭环。
但这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品牌托管模式能否与全托管以及自运营模式相互协同,帮助TikTok巩固电商竞争力、实现长期生态繁荣,目前仍未有定数。
而从卖家的视角来看,品牌托管模式既带来从爆品到品牌的长效增长机遇,但也意味着,平台“物竞天择”的筛选将加剧,缺乏供应链能力与品牌价值创造力的一批卖家,或许将会率先出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