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妆品牌折戟中国市场,转战北美、冲刺日本!

随着悦诗风吟、赫拉等红极一时的韩妆品牌相继败走中国市场,K-Beauty在中国美妆市场的黄金时代正缓缓落幕。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韩妆品牌正将国际重心转移到美国和日本,以抵消下滑的国际业绩。
❍ 韩妆品牌在中国市场日益没落
受韩流文化影响,韩国美妆品牌在中国市场一路发展得顺风顺水。爱茉莉太平洋2016年曾引领了中国的K-Beauty热潮,创下了约7.8亿美元的业绩。然而,自2017年的萨德事件导致中国消费者对韩国产品的非正式抵制以来,韩妆品牌在中国市场日益没落。上半年中国实施的封锁防疫政策更是逼退了好几家巨头,韩妆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已然被压垮。
爱茉莉太平洋表示,受中国销售额减少影响,海外部门第一季度的营业额和营业利润同比分别减少了6.1%和19.5%,其中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跌10%。
爱茉莉太平洋于今年年初宣布,将中国国内悦诗风吟的门店数量由280家缩减到一半。伊蒂之屋(ETUDE HOUSE)、赫拉(Hera)和艾诺碧(IOPE)等品牌的线下实体店也全部撤出,进行大规模的结构调整。
❍ 北美市场涨势喜人
- 爱茉莉太平洋
- 爱茉莉太平洋
据悉,爱茉莉太平洋今年第一季度的北美销售额同比增长了60%,业绩喜人。几乎所有爱茉莉太平洋品牌均出现增长,特别是权重较高的雪花秀和兰芝,增长尤为强劲,推动了北美地区的整体盈利。
雪花秀通过入驻包括纽约在内的北美高端百货公司,确立了其作为奢侈品牌的地位。2020年,雪花秀正式进驻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美国31个主要城市的丝芙兰门店,同时于4月在亚马逊上推出该品牌以扩大其在线业务,线上线下双轨并行。
兰芝通过唇部产品加强了其在美国市场的影响力。唇部产品占该品牌美国总销售额的50%,过去三年平均销售额增长超过25%,它还进入了护肤品类别中搜索次数最多的品牌前五名。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是美妆品牌瞄准美国市场的最佳时机。随着K--POP男团BTS和网飞热播剧《鱿鱼游戏》的成功,韩国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美国对亚洲市场的看法正在逐渐改观。
根据Euromonitor的数据,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美妆市场,其附魔达到918亿美元,其次是中国和日本。
- LG H&H
- LG H&H
韩国消费品巨头LG H&H也于去年1月宣布一项北美市场战略计划:加强以美国市场为中心的国际业务和推动数字营销战略。
今年1月,LG H&H推出迷你纹身打印机进入美容科技领域,预计该产品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在美国亮相。今年4月,该集团又以1.2亿美元高价收购美妆品牌The Crème Shop的多数股权,为跃升为真正的北美奢华美容公司铺陈造势。
The Crème Shop通过与Hello Kitty、迪士尼和BT21等各经典IP合作的联名产品而声名大噪,深受北美当地的Z世代喜爱。
韩国化妆品长期以来一直依赖中国市场。爱茉莉太平洋和LG H&H在中国的化妆品销售比重,分别占总体海外销售额的70%和50%。
- 韩国科玛
- 韩国科玛
集产品生产、研发于一体的高品质制造商Kolmar Korea(韩国科玛)也在针对美国市场进行多元化战略。
科玛于今年5月从总部位于美国的原公司获得了Kolmar品牌的全球商标权。目前该公司正在与2016年被其收购的美国化妆品制造商Process Technologies & Packaging(PTP)合作,在美国新泽西州建设运营中心。该中心将作为有效应对美国法规和市场趋势变化的商业中心,该公司将
❍ 日本市场势头正盛
日本是韩国美妆品牌的另一个增量机会。
总部位于韩国的全球顶级化妆品代工企业Cosmax(科丝美诗)于1月份在日本设立了办事处,并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在东京附近再建造一家工厂,以帮助韩妆品牌进入日本市场。
事实上,韩国中小美妆品牌在日本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韩国美容品牌rom&nd(柔魅得)的睫毛精华液、睫毛膏和唇彩等彩妆产品在被称为“日本小红书”的Lips应用中名列榜首。韩国纯素美容品牌Amuse的唇彩产品也是Q10和乐天等日本电商平台上的热销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中国市场的不稳定性加上中国本土美妆品牌的崛起,韩妆品牌必须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将目标对准其他国家。根据韩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截至2021年,中国仍然是韩国化妆品的最大进口国,进口额为41亿美元,占总额的53%。
小编✎Irene/品牌方舟
声明:此文章版权归品牌方舟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