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 IP 年入130亿!泡泡玛特的全球化野心

【品牌方舟BrandArk】关注全球化、跨境电商、品牌增长等议题,致力于洞察潜力出海赛道。
2025-04-27 17:41
作为中国最大的潮玩公司,泡泡玛特的经历堪称传奇。
2020年12月,泡泡玛特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上市当天总市值便突破了千亿港元,成为资本热捧的“新消费范式”。
然而,好景不长。在消费低迷、IP疲软、营收放缓的影响下,其市值在2022年间一度暴跌至150亿港元的冰点。
不过,2024年,泡泡玛特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3月26日,泡泡玛特发布了2024年财报,年营收首度突破100亿元人民币大关,达到130.4亿元。其中,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营收达50.7亿元,同比大增375.2%,成为其重要增长引擎。
财报公布后,泡泡玛特随即应声大涨,到3月28日,其股价已攀升至153.2港元,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创下历史新高。
那么,泡泡玛特是如何从谷底翻身的,其全球化战略又有何独到之处?
过去一年里,泡泡玛特交出了一份十分夺目的答卷:
2024年全年营收达到130.4亿元,同比大增106.9%,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营收、净利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总体而言,海外市场、多元IP矩阵和品类生态,三大要素共同构成了泡泡玛特的增长曲线。
其中,增速最亮眼的无疑是海外市场。财报显示,2024年泡泡玛特的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营收达50.7亿元,同比大增375.2%,占比达38.9%。由此可见,海外市场已成为泡泡玛特最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
同时,泡泡玛特也首次在财报中将海外业务划分为四大区域。分地区看,东南亚市场表现最为突出,营收达24.0亿元,占比47.4%,同比增长619.1%,是海外收入占比最高以及业务增速最快的区域。
除此之外,泡泡玛特在东亚、北美、欧澳等市场的营收增速也不容小觑。其中,东亚及港澳台地区营收达13.9亿元,收入占比27.4%,同比增长184.6%;北美市场营收7.2亿元,收入占比14.3%,同比增长556.9%;欧澳及其他市场营收5.5亿元,收入占比10.9%,同比增长310.7%。

图源:泡泡玛特
而从IP矩阵上看,泡泡玛特正在积极拓展原创IP,构建多元化的IP体系。早期,泡泡玛特曾高度依赖头部IP“MOLLY”,其收入占比一度超过30%。不过,泡泡玛特显然也意识到了单一IP依赖的风险和局限,在2021年以后就开始大力发展IP多元化,如今已形成了“多强并列”格局。
财报显示,2024年,泡泡玛特旗下收入过亿元的IP有13个,有4个营收超10亿元,分别为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CRYBAB。
其中,THE MONSTERS系列凭借「Labubu」异军突起,成功反超老牌IP「MOLLY」,拿下30.4亿营收,贡献了23.3%的收入占比;而新锐IP「CRYBAB」则凭借“哭泣治愈”踩中成年人情绪自由的精神共鸣,营收暴涨1537.2%,高达11.6亿元。

图源:泡泡玛特
此外,泡泡玛特也在不断丰富IP的呈现方式,除了传统的盲盒手办外,还推出了毛绒、积木、饰品等多种类型的产品,以此提高IP的吸引力和可玩性,增加IP的消费场景。
财报显示,泡泡玛特将产品分为手办、毛绒、MEGA和衍生品及其他四大品类。其中,毛绒产品成为泡泡玛特的一大增量,虽然只创造了28.3亿元营收,但增速却高达1289%。
区别于传统玩具的功能性,潮玩一般以形象IP为卖点,强调其美学属性与收藏价值,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
作为文化属性极高的潮玩品牌,面对海外不同的语言环境和文化差异,泡泡玛特有自己的一套全球化战略。
首先,在市场选择上,泡泡玛特并没有将目光直接投向欧美市场,而是率先选择了文化相近但消费水平较低的东南亚市场。
从文化角度来看,东南亚地区与中国的文化背景较为相似,这种文化上的亲近性使得泡泡玛特能够更容易地融入当地市场,减少因文化差异带来的市场障碍。
同时,虽然东南亚地区的整体消费水平相较于欧美国家较低,但拥有超过6.7亿人口,年轻人占比接近40%,而这也是潮玩盲盒消费的主力军。
2021年,泡泡玛特在新加坡开设了首家门店,正式进入东南亚市场,之后又陆续进驻了马来西亚、泰国的地标商场。据报道,其泰国首店开业当天就打破了当时的全球门店日销记录。

图源:泡泡玛特
通过“区域深耕—运营验证—全球复制”的方式,泡泡玛特不仅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海外运营经验,还为后续的全球化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泡泡玛特已在法国、荷兰、西班牙、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多个国家开设了线下门店,其港澳台及海外门店数量达130家。
其次,在进入不同国家和地区时,泡泡玛特非常注重本土化IP创新。通常会与当地艺术家合作,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中,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限定版IP形象,从而更好地链接当地用户。
以近期爆火的「Labubu」为例,泡泡玛特在新加坡推出了鱼尾狮限定新款Labubu、在法国推出了万圣节系列和小米兰Labubu、在泰国推出了Have a seat Labubu盲盒等,利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标志性符号,降低文化隔阂,增强IP在当地市场的认同感。

图源:泡泡玛特
此外,DTC模式也是泡泡玛特能够成功的一大关键因素。通过DTC模式,泡泡玛特不仅能够自主掌控销售渠道,提供IP的收藏价值,还能够沉淀大量的私域流量,从而实现针对性运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泡泡玛特的注册用户数量为4608.3万,其会员复购率高达49.4%。
“我们(营收)已经到了百亿,下个目标只能定千亿了。” 创始人王宁在2024年业绩会上说。而支撑起泡泡玛特千亿野心的背后,正是全球潮玩市场的潜力。
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25年全球潮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80亿美元(约合3504亿元),年均增速达12%。
如今,传统玩具产业正在经历一场革新,谷子、手办、吧唧等具有强IP属性的潮玩产品,正作为一种“非理性”的情感消费迎来大爆发。
除了泡泡玛特外,品牌方舟之前观察过的若态、StarPony、Jellycat,以及TOP TOY、52TOYS等潮玩品牌都在加速布局全球化,竞争愈发白热化。

图源:泡泡玛特
那么,泡泡玛特是如何在全球潮玩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又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品牌方舟总结归纳了以下三点:
其一,是尊重不同市场的审美差异,并在差异化中寻求能够引发共鸣的符号。
正如泡泡玛特的品牌理念:“创造潮流、传递美好”,能够引发用户共鸣的底层逻辑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现实世界里的情感抚慰。
泡泡玛特的新锐IP「CRYBAB」,就以“眼泪不是软弱的象征,而是情绪自由释放的方式”为核心设计理念,捕捉到不同文化背景下共通的情感需求,从而跨越地域和文化的界限,实现广泛的价值认同,成为泡泡玛特收入最快突破10亿级的IP。

图源:泡泡玛特
其二,是持续为潮玩IP注入活力。
理论上讲,IP潮玩不同于传统工业品,只要有人喜欢,生命周期就可以是无限的。而现实中,运营则决定了一个IP的生命周期。
以去年爆红的「LABUBU」为例,早在2018年,泡泡玛特就签下了LABUBU。但直到2023年,LABUBU才逐步在东南亚市场上掀起水花,直至2024年彻底爆发,成长为年入30亿的明星IP。
这种长周期的投入和试错,极考验公司的眼光和耐力。正如泡泡玛特的COO司徳在采访时提到:“我们跟迪士尼学到最核心的点就是持续投入、持续运营。如果米老鼠50年内不做任何投入,这个IP也就没有了。”

图源:泡泡玛特
其三,是加强原创IP的推陈出新,保持品牌的独特性和竞争力。
从创立起,泡泡玛特就在不断加码原创IP,围绕原创IP搭建商业化体系,其自主IP产品收入占比已提升至85.3%,达111.2亿元。
在创始人王宁看来,“好的设计,好的IP,就是新的生产资料。”只有在生产资料和资产关系上下功夫,才能摆脱低效内卷,向更高层次的商业价值跃进。
2025年4月14日,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发布《组织架构全面升级,推进集团全球化战略目标》全员信,宣布即日起启动全球组织架构全面升级,推进集团全球化战略目标。
长期以来,品牌全球化向来是中国企业的弱项,但也是必须跨越的藩篱。作为潮玩品牌,泡泡玛特特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品牌的全球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未来,期待泡泡玛特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出海故事。
【品牌方舟BrandArk】关注全球化、跨境电商、品牌增长等议题,致力于洞察潜力出海赛道。
扫码关注回复【加群】,加入出海交流群
已有8000+出海人聚集在我们社群里

最新热门报告标签
靠 IP 年入130亿!泡泡玛特的全球化野心海外营收超50亿!泡泡玛特被老外疯抢
海外众筹 | Kickstarter/Makuake精选案例分享Vol.038最新海外众筹案例分享~
老外抢购!影石Insta360新品横扫全球多平台销冠4月25日,影石Insta360发布喜讯,旗下新品X5在上市首日便斩获全球多平台单品销售冠军。
DTC婴幼儿服装品牌Carter's发布Q1财报:净销售额下降4.8%北美婴幼儿服装品牌Carter's公布了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净销售额下降4.8%,主要受到通货膨胀、高利率和消费者信心下滑的影响。
视频创作应用Edits首发表现强劲,首周下载量远超CapCutInstagram新推出的视频创作应用Edits首发表现远超字节跳动旗下的CapCut,在下载量和市场反响方面大幅领先。
Coty宣布全球裁员700人,启动新一轮成本削减计划美国美妆品牌Coty将在全球裁员700人,作为其最新削减成本措施。此次裁员涉及的具体职位暂未公布。
斯凯奇Q1营收24.1亿美元,同比增长7.1%运动品牌斯凯奇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为24.1亿美元,同比增长7.1%,创下季度销售新纪录。
Manus AI 完成一轮融资;珀莱雅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 | 品牌方舟早报品牌出海最新资讯,速来围观~
靠 IP 年入130亿!泡泡玛特的全球化野心海外营收超50亿!泡泡玛特被老外疯抢
Coty宣布全球裁员700人,启动新一轮成本削减计划美国美妆品牌Coty将在全球裁员700人,作为其最新削减成本措施。此次裁员涉及的具体职位暂未公布。
Manus AI 完成一轮融资;珀莱雅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 | 品牌方舟早报品牌出海最新资讯,速来围观~
视频创作应用Edits首发表现强劲,首周下载量远超CapCutInstagram新推出的视频创作应用Edits首发表现远超字节跳动旗下的CapCut,在下载量和市场反响方面大幅领先。
海外众筹 | Kickstarter/Makuake精选案例分享Vol.038最新海外众筹案例分享~
斯凯奇Q1营收24.1亿美元,同比增长7.1%运动品牌斯凯奇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为24.1亿美元,同比增长7.1%,创下季度销售新纪录。
老外抢购!影石Insta360新品横扫全球多平台销冠4月25日,影石Insta360发布喜讯,旗下新品X5在上市首日便斩获全球多平台单品销售冠军。
DTC婴幼儿服装品牌Carter's发布Q1财报:净销售额下降4.8%北美婴幼儿服装品牌Carter's公布了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净销售额下降4.8%,主要受到通货膨胀、高利率和消费者信心下滑的影响。
品牌方舟《2023年DTC报告之时尚服饰篇》在本次报告中,品牌方舟深入剖析了一些成功的DTC时尚服饰品牌的运营模
式,其中包括入榜OneSight 2023Q1《BrandOS出海品牌社媒影响力榜单
》电子商务类细分榜单的UNice、ZAFUL、Lilysilk、halara等出海品牌。
我们从品牌定位、产品策略、渠道拓展、社交媒体营销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
析,并总结出了它们成功的共性。
品牌方舟《2023年DTC报告之美妆个护篇》在本次报告中,品牌方舟深入剖析了一些成功的DTC美妆个护品牌的运营模式,包括国内的花知晓、菲鹿儿,国外的Glossier、Function of Beauty等品牌。我们从品牌定位、产品策略、渠道拓展、社交媒体营销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了它们成功的共性。
品牌方舟《2023家居品牌出海洞察报告》受益于出口政策红利、完善供应链、低人工成本以及成熟的生产工艺优势家居如今已成为中国品牌出海热潮中尤为重要的热门赛道之一,许多家居品牌纷纷凭借各自优势走上出海之路 其中不乏科沃斯、极米、云鲸智能这样的知名大牌。
品牌方舟《2022全球DTC品牌50强报告》品牌方舟以The Lead榜单为依据,整理出这份关于2022年全球DTO品牌50强的简要介绍,以供卖家参考,为出海者提供最新的海外风向与品牌趋势。
品牌方舟《2022年度DTC品牌出海报告》在本报告中,共涵盖了三大部分的内容:国内DTC品牌案例解读、海外DTC品牌案例解读、出海行业分析。
Exclusive 推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