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方舟获悉,近日,京东在韩国设立物流中心,标志着其正式在韩国市场布局独立物流基础设施,成为首个在韩国建设此类设施的中国电商平台,为其全面进军韩国电商市场做准备。
京东韩国分部4月18日宣布,已在仁川和利川开设履约中心。其中,利川物流中心专注于宠物商品的电商物流,而仁川中心则主要服务全球消费品牌和韩国美妆出口商。两地物流设施将为首尔及部分京畿道地区的企业客户提供第三方物流与当日达配送服务,这种模式将货品储存、分拣与配送外包给京东完成。
与此同时,京东还与韩国主要物流企业CJ物流与乐天全球物流公司达成“最后一公里”配送合作协议,表明其业务有可能从目前的B2B服务进一步拓展至DTC的电商零售业务。京东一贯采取“先建物流,再推零售”的市场拓展策略,其在韩国设立物流中心意味着全面进军消费者市场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
近年来,中国电商平台在韩国迅速扩张,依靠超低价格与高强度营销迅速争夺市场份额。据韩国市场分析机构WiseApp数据,AliExpress在2024年于韩国的交易额已达3.7万亿韩元(约合26亿美元),相比2022年几乎增长三倍。同期,Temu的交易额更在一年间飙升近20倍,达到6002亿韩元。
2024年,AliExpress与Temu在韩国的月活跃用户数已分别跃居第二、第三,仅次于Coupang,并超过11Street、Gmarket、WeMakePrice等本土竞争者。这一增长势头使得中国产电商平台对韩国本土平台构成巨大压力,部分同行担忧其市场地位正被持续蚕食。
京东作为中国三大电商平台之一,其年销售额达1.1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589亿美元),显著领先于阿里巴巴的1.02万亿元和拼多多控股公司的3938亿元。这一体量也远超韩国本土头部电商Coupang。
中国电商加速出海与国内市场增长放缓密切相关。近年来,京东年营收增速已由10%-20%降至10%以下,主要受到疫情后中国经济复苏乏力与消费疲软、产能过剩等问题影响。京东通过出海寻求新增长点的战略正逐步落地,而韩国正成为其关键突破口之一。
随着基础设施到位,京东被普遍看好将在韩国迅速拓展业务版图。相较于AliExpress与Temu,京东具备更强的物流能力与更丰富的品类组合,此次独立建仓与本地化配送合作的推进,也意味着中国产电商平台对韩国市场的扩张和渗透正进入下一个阶段。
作者✎ Summer/品牌方舟
声明:此文章版权归品牌方舟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amz123happy